新闻中心
植保无人机,何时成为田管标配
来源: | 作者:enuav666 | 发布时间: 2018-05-19 | 3123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日前,在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富民村的田野上,飞手正在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眼下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以往“一喷三防”主要靠人工,如今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活跃于陌上田畴,成为农民植保的好帮手。无人机飞防效果怎样?进一步推广应用还有哪些障碍?听听种粮大户、飞手、生产厂家怎么说。种粮大户“600多亩地,人工作业至少需要10个人,现在一台无人机两天完成。 ”


无人机喷药省时省力还均匀,让农民不再为植保犯难


初夏时节,麦苗青青。在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陈刘村的种粮大户来于雷家的麦田里,一架植保无人机轻轻飞过,所过之处,麦浪翻滚,细密的药水成雾状散开,均匀洒在叶片上。


“以前听说国外农民用飞机喷洒农药,现在咱也用上了,喷洒效果就是好。 ”来于雷喜出望外地说,往年病虫喷防时间紧、劳动强度大,加上现在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多,喷防作业人难找、成本也高。无人机喷药省时省力,药喷得也均匀,让他不再为植保犯难。


在全椒县石沛镇石沛村,种粮大户赵大发也尝到了无人机飞防的甜头。赵大发流转了1000多亩地种植小麦,今年尝试了无人机植保作业。 “无人机植保效果确实不错,喷药雾化程度高、更均匀,而且能够喷洒到叶面以下。 ”赵大发对无人机赞不绝口。


“人工作业7块钱一亩,无人机作业10块钱一亩,虽然贵点,但是效率高多了。 ”赵大发告诉记者,植保作业一季要喷洒两三次,现在农村劳动力紧缺,有时候花钱也雇不到人,赶到虫害高发期,可等不及。 “600多亩地人工作业至少需要10个人,现在一台无人机两天完成,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0倍以上。 ”

“人工作业一天只能打二三十亩地,无人机作业一天可以飞防三四百亩。 ”全椒县植保站站长刘轩武介绍,无人机飞防不仅效率高,而且雾化程度高,覆盖面广,植保效果更好,同时避免了人与农药直接接触,更加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的欢迎。去年全县无人机飞防作业小麦、水稻面积达到40多万亩,今年作业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大、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大。目前农业植保仍以人工加手动、电动喷雾机这样的半机械化装备为主,占比超过90%,航空植保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美国65%的化学农药采用飞机作业完成喷洒,年处理40%以上的耕地面积,而国内农业航空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不足2%。植保无人机具备多种优势,未来有望大规模普及。专业机构预测,未来5年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累计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飞手

WeChat code
Product Show
About Us

东莞市异能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和无人机 赛事于一体的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公司业务包含三大领域!
Website Menu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