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植保无人机,何时成为田管标配
来源: | 作者:enuav666 | 发布时间: 2018-05-19 | 3122 次浏览 | 分享到:

“2个月植保季做下来,收入两万多元不成问题。 ”


飞防市场悄然升温,技术过硬的飞手成田间机械作业新宠


实际上,经过这几年的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市场正在慢慢热起来,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

全椒农民李磊几年前就瞄准飞防领域,与朋友合伙购买了5台植保无人机,成立了炎民植保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植保飞防。李磊告诉记者,刚开始农民不放心喷洒效果,对无人机飞防并不买账,市场不好做。这两年群众接受度不断提高,订单也越来越多。 “现在每到农忙时,大户会主动找上门,我们订单都接不过来,苦于人手不足。 ”


“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加快了推广应用步伐。 以前完全靠手动操作,容易炸机,后来实现了半自动化,到现在完全智能化操作。部分植保机能够自主规划作业路径,自主设定飞行高度和速度,自主避障,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更简单,更容易学习。 

现在操控智能无人机,对于李磊这样的资深飞手来说已经得心应手。 “测量完田块,设定好飞行数据,飞机可以自行作业,飞手只要定时更换电池和配药,基本上无需操作。田块好的话,一个人同时操控两三台无人机也没问题。 ”李磊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去年飞防作业2.5万亩,按照一亩地服务费8元至10元算,扣去成本,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目前,阜阳市红旗专业合作社现有植保无人机20多台,飞手30多人。负责人钱胜利告诉记者,今年已经完成小麦飞防面积五六万亩。 “本地小麦植保已经接近尾声,马上我们打算到江苏打水稻,水稻作业期长,还可以打四五遍药。 ”钱胜利高兴地说。


订单不断,钱胜利和他手下的飞手兄弟们虽然辛苦,但是很有奔头。老钱给记者算了笔账:他们合作社的机手一天可以飞防作业300多亩,每亩地提成1.5元到2元,2个月植保季做下来,收入两万多元不成问题。生产企业“一台多旋翼无人机市场价6万多元,补贴后只要4万多。 ”

价格不菲、行业标准缺失等,制约无人机推广


无人机飞防作为一种新事物,推广之路并不顺畅。不菲的价格就是影响推广的“拦路虎”。常青松介绍,目前植保无人机消费群体主要是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一台植保无人机一般售价约6万至10万元,一般农户不愿购买。


去年12月,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等多部门发布通知,在全省12市26县开展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将载药量在10升及以上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纳入试点补贴范围,补贴标准为16000元。除了省级补贴,部分试点地区还按照备案价的20%进行叠加补贴。

WeChat code
Product Show
About Us

东莞市异能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和无人机 赛事于一体的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公司业务包含三大领域!
Website Menu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