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旬,4名未按规定申报飞行计划实施航拍活动的当事人,被地方公安机关以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这次严惩‘黑飞’,是新的指挥领导体制建立以来,中部战区首次对侵害军事安全利益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追究。”据中部战区有关领导介绍,这次战区运用法律武器主动站位、服务主战的生动实践,给人诸多启发和思考。
健全应急机制,快速反应获取一手证据
“××机场90度方位、25公里上空,发现1批不明空情!”2月7日15时31分,该战区联指中心接到所属雷达兵部队报告。
随即,他们启动突发情况处置预案,指挥战机升空查证。与此同时,战区空军、相关省军区系统和地方公安部门也先后组织人员赴目标区域协助查证。
16时28分,雷达显示目标降落消失。联指中心查明目标为固定翼无人机后,即令战机返航,将目标消失区域通报地面搜索分队。
随后,联指中心指派当地人武部出动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现场,协同地方公安部门,将正在拆解无人机的4名嫌疑人控制住,由地方公安部门处理。
经审讯,4名涉事人员不仅未按规定申报飞行计划,而且均无操控无人机的资质和证照,属于典型的“黑飞”行为。
“由于小型无人机由非金属材料制作,低空慢速飞行,通过传统手段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查证。”参与处置此次事件的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参谋刘鹏说,此次事件中,之所以能够迅速获取充分证据,主要得益于战区各级不断健全完善应对异常不明空情的应急处置机制,从发现跟踪、调查取证到规范处置,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无缝链接、不留死角。
集中专业力量,军地联动形成办案合力
“必须依法严肃追究相关地方公司和人员法律责任,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开展相关政策宣传,确保辖区空防安全!”“黑飞”事发当天,中部战区首长的讲话掷地有声。
第二天,中部战区保卫局专门派人赶赴事发地区,与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相关领导一起召开军地碰头会,了解事件经过,查阅询问笔录,同当事人当面核实情况。
“2013年,北京某航空科技公司3名员工操控无人机‘黑飞’航拍测绘,致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雷达监测发现后,直升机迅速出动将其迫降,3名被告人获刑。”军地碰头会上,中部战区保卫局领导特意介绍了与此次“黑飞”情况类似的案例。